Scientific Research科学研究
INDUSTRY SERVICE
产业服务
推动产业发展 助力科研孵化
了解更多

黑龙江省能源环境学会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能源环境学会(HSEE:Heilongjiang Society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是经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黑龙江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法人社会团体,于2015年6月8日正式成立,办事机构常设在黑龙江能源环境研究院。黑龙江省能源环境学会集中了全省最优秀的能源环境领域科技人才,首批个人会员为123人,团体会员为5个,黑龙江省能源环境研究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际重点实验室、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鸡西市健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学会资源

    学会为黑龙江省能源环境领域的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独立法人机构。致力于在能源和环境建设领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部门制定政策战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着力于能源环境经济领域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全方位推广,加速产学研转化,促进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宣传推广等工作。

    学会的任务及活动范围(包括学术、科普、咨询、培训、厂会协作、中介服务等方面:

    (1) 开展学术交流,组织研讨会、论坛,促进能源环境事业和谐发展。

    (2) 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3) 依法编辑内部参考资料和学会刊物及相关书籍。

    (4) 依法开展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5) 宣传能源环境发展领域的方针和政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承办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委托工作。

(三)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黑龙江省能源环境学会一直致力于能源与环境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国内有关部门制订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对策,并提供相关的提供技术服务,进一步推动能源工业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的研究领域有:

    (1)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

    能源安全、常规能源、非常规能源等基础性及应用性的研究工作,如煤与废弃有机制品共焦化技术开发与应用,乳化燃料提高燃烧效率研究,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油砂炼制技术研究、煤炭低温催化制油气研究,页岩油改质转化轻质运输燃料工艺研究等。

    (2)清洁替代能源的研究

    以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石化燃料方面的研究,如寒区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直贮热太阳能技术研究,醇醚燃料技术研究,沼气发电应用技术研究等。

    (3)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的研究

    污染物处理、控制方面的研究,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室内环境污染物处理研究,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研究,大气PM2.5的处理技术研究,城市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等。

    黑龙江省能源环境学会成立以来,在可再生能源的获取原理与途径、高效节能及油页岩的深加工、生态环境改善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目前,油页岩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战略储备已在省内起到了先导作用;城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完成我省节能减排指标、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清洁能源比率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理论依据。黑龙江省生物质资源评价及其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为我国及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政策和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室内污染物治理对改善人居环境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四)发展思路 

    (1)提高学术会议的质量和水平

    办好学会年会活动,增强年会活动的吸引力。内容向综合性和国际化方向迈进,专题向前沿领域和生产实际贴近,形式向多层次和多样性拓展。打造学会系统品牌学术会议。在学术上领先或技术应用广泛的专业领域,大力培育若干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积极推进学会各专业分会之间的学术交流,主动开展与其他相关学科、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群建设。逐步建立学术活动效果评估机制。从引导学科发展、激励人才成长、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对学术会议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促进学术活动质量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2)建立能源环境学科发展研究与发布平台

    ①学科发展研究。组织学科领域专家,开展学科发展专题研究,建立和完善学科研究与发布制度。

    ②学科发展报告。总会每2至3年编辑出版一册“我省能源环境学科发展报告”,专业分会每届撰写一篇本学科领域发展报告。

    ③学科进展发布。每届学会年会上发布能源环境领域及相关学科重大进展。

    (3)搭建适应和体现青年科技工作者特点的学术活动平台。努力吸引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学会活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继续办好海内外青年广泛参与的能源环境会议,使之成为联系海内外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主要桥梁和品牌会议。

    (4)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与交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5)加强培训、教育,拓展学会服务领域

    积极参与能源环境及相关专业教育工作,努力拓展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完善学会系统继续教育与技术培训体系,探索与政府、高校、企业等合作的模式和有效机制。制定管理实施办法并建立专家库。

省能源环境学会成立大会

首届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