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RESOURCE SHARING
资源共享
合理利用 共享资源
了解更多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召开 2020-09-04 16:36      供稿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阅读:3489


2020年9月3日,由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INRE)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瑞士)北京代表处共同主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瑞士)北京代表处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INRE)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顺利举行。黑龙江省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伍跃辉、对外合作处处长刘志忠,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东北区域项目主任刘培琦,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所长曾昭文、党委书记陈立娟、副所长李振伟、副所长徐娉婷、副所长刘赢男及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WWF项目专员共计7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0-1.jpg

签约仪式由省科学院自然所所长曾昭文主持,伍跃辉、刘培琦、曾昭文分别致辞。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简称WWF北京代表处)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正式设立WWF哈尔滨工作站,双方将围绕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及自然教育工作,发挥各自优势资源,继续深入合作与交流,合力推动自然资源保护事业发展。

学术研讨会由省科学院自然所副所长刘赢男主持。WWF刘培琦主任、三位项目专员靳勇超、刘铎、葛铮,省科学院自然所副研究员朱世兵博士、副研究员钟海秀博士、副研究员杨立宾博士、副研究员焉志远、副研究员沈光,围绕黑龙江流域项目、东北虎监测与栖息地保护、湿地生态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黑龙江省植物图像库建设、农业与草原恢复、特色经济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就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问题进行学术交流,为双方开展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0-2.jpg

自2018年,WWF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通力合作,已开展了多个保护项目,包括东北虎潜在栖息地研究、松嫩平原退化草原恢复及可持续管理等。双方与合作伙伴评估了小兴安岭74,000平方公里的区域,识别出其中42%适宜东北虎生存的潜在栖息地,3条主要扩散通道,以及11个潜在生态廊道区域。双方正在对松嫩平原草原退化和盐碱化问题开展探索保护实践。“松嫩平原退化草原恢复及可持续管理”试点项目正在进行中,利用快速建植手段,结合后期可持续管理方式,改变现有植被和土壤状况,通过植物群落自身不断演替,逐渐恢复草场生物多样性。双方本着“互惠多赢、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形式、深层次合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草原保护、湿地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